1. 戰前卑利街繁盛的景象。 2. 戰前的香港,除了生活層面外,即使城市外貌也是中國壁壘分明,其分界線為租庇利街。
3. 戰前中環天星碼頭一帶景色。1890年代填海而成的干諾道中及德輔道中一帶的西人商業中心,與上環的華人商業中心相比彼此在商業上的影嚮實不相伯仲。 4. 苦力仍是戰前低下層華人從事的主要行業之一。
5. 30年代尖沙咀天星碼頭一景。直至戰後初期,人力車仍是市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6. 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平紀念日在中環和平紀念碑前的官式慶祝活動。
7. 由於1941年下半年國際形勢急轉直下,楊慕琦(左二)到任後即前往新界巡視防線。 8. 1941年年中到任的駐港三軍司令莫德庇少將(左)及其前任格拉錫少將(右)。後者在港期間一直被認為對香港的防務過份樂觀。
9. 1939年初港督羅富國(中坐者)參觀一間出版社時留影。圖中右二為當時行政局內唯一的華人(雖有外國血統)議員羅旭龢。 10.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藉詞搜索失蹤士兵,在北平西南宛平縣盧溝橋製造事端,自此引發一場長達8年的全面侵華戰爭。圖示"七七"事變前於蘆溝橋上演習的日軍。
11.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於上海主要道口站崗並搜捕抗日分子的日海軍陸戰隊。 12. 1931年9月18日夜,日關東軍於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鐵路進行爆破,製造事端,導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圖示柳條湖鐵路爆破現場。
13. 日軍出兵上海翌日,一宗發生在南京路,造成超過 2,000人傷亡的慘劇。 14. 日本為了切斷中國南方的對外聯擊補給線,遂於 1938年10月進擊廣東。同月21日,廣州失陷。圖示日軍坦克部隊進入廣州沙河街。
15. 日軍佔領廣州後軍隊進駐的情形。 16. 1939年由港府興建位於八鄉的難民營。
17. 難民營內一景。 18. 1939年年初,一個名為"香港中國青年救護團"的團體正在為難民義務看病。

 

19. 戰時不少海外援華物資,都是經過香港輸入內地的。

20. 10月19日,日軍佔領位於廣州以東約20公里的增城。在此處被俘的中國正規軍中,最年幼的報稱只有15歲。